相對性低血糖是指治療糖尿病時患者原來的血糖較高,經使用胰島素后短時間內血糖下降迅速或下降幅度過大,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出現心慌、出汗、手抖、饑餓感等低血糖癥狀,而當時其實際的水平在正常范圍或稍高于正常指數,可見低血糖反應,不但血糖過低有關也和血糖的下降速度有關。
反應性低血糖多發生在早期二型糖尿病患者,或發生在尚未診斷為糖尿病之前,尤其是肥胖型患者,其特點是多在餐后3到5小時后,出現心慌、出汗、饑餓感,但此時空腹血糖正常或僅稍低于正常,糖耐量實驗近似糖尿病曲線。
反應性低血糖發生的原因是患者體內胰島素的分泌量,實際上并未減少,只是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患者進餐后體內胰島素的分泌量較少,低于正常人,當血糖逐步達到高峰時,胰島素的水平卻未達到高峰,血糖逐漸下降時,胰島素的高峰來臨了,峰值可高于正常人水平。此時體內的葡萄糖大部分被消耗,出現了胰島素相對過多,故發生了反應性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