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病理學改變主要為大泡性或大泡性為主伴小泡性的混合性肝細胞脂肪變性。依據病變肝組織是否伴有炎癥反應和纖維化,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脂肪肝 乙醇所致肝損害首先表現為肝細胞脂肪變性,輕者散在單個肝細胞或小片狀肝細胞受累,主要分布在小葉中央區,進一步發展呈彌漫分布。根據脂肪變性范圍可分為輕、中和重度。肝細胞無炎癥、壞死,小葉結構完整。
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 肝細胞壞死、中性粒細胞浸潤、小葉中央區肝細胞內出現酒精性透明小體(Mallory小體)為酒精性肝炎的特征,嚴重的出現融合性壞死和(或)橋接壞死。竇周/細胞周纖維化和中央靜脈周圍纖維化,可擴展到門管區,中央靜脈周圍硬化性玻璃樣壞死,局灶性或廣泛的門管區星芒狀纖維化,嚴重的出現局灶性或廣泛的橋接纖維化。
酒精性肝硬化 肝小葉結構完全毀損,代之以假小葉形成和廣泛纖維化,大體為小結節性肝硬化。根據纖維間隔有否界面性肝炎,分為活動性和靜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