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前性少尿或無尿的臨床特點包括:
第一,患者又引起腎灌注不足的疾病或者是誘因,常有明確病因及各自特征性的臨床表現,若疾病發展可進展至腎性少尿。
第二,尿常規大致正常。
第三,腎小管功能良好,尿濃縮功能正常,一般不會出現完全無尿。
第四,尿素和血肌酐的比值大于等于二十比一。
第五,在及時糾正原發病后腎功能可以迅速的恢復正常。
腎性少尿或無尿的臨床特點包括:
第一,大部分患者具有腎臟疾病的病史和體征。
第二,尿常規異常,包括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第三,腎小管功能異常,包括濃縮功能,尿比重小于1.015,尿滲透壓大于350,可有腎性糖尿胺基酸尿。
第四,與腎前性少尿或無尿相比,治療相對困難,部分患者可以恢復,但恢復比較慢。
第五,完全無尿罕見,僅見于廣泛的腎皮質壞死和及個別急進行腎小球腎炎患者。
腎后性少尿無尿,特點包括:
第一,典型表現為突然完全無尿可以反復發作。
第二,有尿排出者,尿常規可有血尿,白細胞尿也可大致正常,但是不會出現大量的蛋白尿。
第三,有尿路梗阻的形態學改變。
第四,急性梗阻解除以后多數患者在兩周左右的時間,腎功能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