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癡呆起病緩慢,早期很難診斷。本病在70歲以下發病者較少,通常發病在75歲以上,且女性多于男性,發病以緩慢漸進為最多,最初比正常老年人生理遲鈍稍明顯。
幾乎所有患者都特別健忘,即有記憶障礙;同時對時間和地點的定向力也逐漸喪失,如不清楚自己在何地,出了家門就找不到家,不記得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等;計算力發生障礙,連做簡單的加減法也困難;思維呈片斷性,大事被忽略,瑣事卻糾纏不消,智力呈全面均等降低。
同時伴有情感遲鈍。常出現各種毫無意義的重復活動,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有明顯下降;有的出現幻覺,如幻聽、幻視等,有的出現妄想;到晚期出現個性和人格的改變,表現自私、主觀、急躁、易怒、不理智、焦慮、多疑、說話雜亂無章、喪失讀寫能力、對人淡漠,發展為完全茫然面無表情,小兒樣欣快癥狀很突出;最后逐漸消瘦,走路不穩,動作遲緩,有時出現偏癱,以致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壓瘡,終至死亡。
如果發現患者出現進行性的失語、失認、失用,即可診斷為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