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是疼痛治療最基本最常見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慢性疼痛病人需要較長時間用藥,來維持最低有效的血漿藥物濃度,應采取定時定量用藥,如在疼痛發作時使用往往需要較大劑量維持時間較短,效果不夠理想,其藥物有以下五類:
1、解熱抗炎鎮痛藥,常見的有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它們通過抑制體內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前列腺素使末梢感覺器,對緩激肽等致痛因子增敏作用,以及降低本身就有的止痛作用。
2、麻醉性鎮痛藥,因為這類藥物很多有成癮性,僅用于急性劇痛和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常見的有哌替啶、嗎啡。
3、催眠藥、鎮靜藥,以苯二氮卓類最常見,如地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侖等,也可用巴比妥類藥物,但應注意此類藥物反復使用后可引起藥物依賴和耐藥性。
4、抗癲癇藥,苯妥英鈉和卡馬西平治療三叉神經痛。
5、抗抑郁藥,病人因長期受到疼痛的折磨,病人可出現神經抑郁,情緒低落,言語減少,行動遲緩等,需要應用抗抑郁藥,常用的有阿米替林、多塞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