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小管壞死的臨床過程可分為以下三期:
一,起始期,可能處于急性腎衰竭分級的高危階段或損傷階段,按aki的分級尚處于一級,表現為尿素氮升高,尿量減少及尿比重增高,血清肌酐水平僅有輕微變化。
二,持續期,即典型的急性腎小管壞死,可分為處于損傷階段和衰竭階段。按aki分級又可分為處于二到三級,一般為一到兩周,出現少尿甚至無尿,氮質血癥,血肌酐升高,gf2下降,逐漸出現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及各種并發癥,包括早期消化系統改變,嚴重者常見高血壓心力衰竭和心率失常,甚至意識淡漠,嗜睡和意識障礙;30%到60%的急性腎小管壞死病,并無少尿,每日尿量可在五百毫升以上,甚至每日尿量保持在1000到2500毫升,稱為非少尿型急性腎小管壞死。
三,恢復期,患者腎組織的修復和再生達到腎功能恢復階段,以往稱為多尿期,多數患者無明顯不適,僅少數患者素體質虛弱乏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