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和診斷:兒童的腕、手有被向上的牽位受傷歷史,患兒感肘部疼痛,活動受限,前臂處于半屈位及旋前位。檢查肘部外側有壓痛即應診斷為橈骨頭半脫位,X射線片常不能發現橈骨頭有脫位改變。
治療:不用麻醉即可進行手法復位,術者一手握住小兒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壓在橈骨頭部位,肘關節屈曲至90度,做輕柔的前臂旋后,旋前活動,反復數次,并用拇指輕輕推壓橈骨頭即可復位。復位成功的標志是可有輕微的彈響聲,肘關節旋轉、屈伸正常。復位后不必固定,但須告誡家長不可再暴力牽拉,以免復發。
臨床表現和診斷:兒童的腕、手有被向上的牽位受傷歷史,患兒感肘部疼痛,活動受限,前臂處于半屈位及旋前位。檢查肘部外側有壓痛即應診斷為橈骨頭半脫位,X射線片常不能發現橈骨頭有脫位改變。
治療:不用麻醉即可進行手法復位,術者一手握住小兒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壓在橈骨頭部位,肘關節屈曲至90度,做輕柔的前臂旋后,旋前活動,反復數次,并用拇指輕輕推壓橈骨頭即可復位。復位成功的標志是可有輕微的彈響聲,肘關節旋轉、屈伸正常。復位后不必固定,但須告誡家長不可再暴力牽拉,以免復發。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