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藥具有除濕散寒、清熱利濕、利水通淋等作用,用于治療水濕病癥。
邪濕致病有外濕和內濕之分。邪濕自外侵襲,多損傷人體肌表經絡,證見惡寒發熱、面目水腫等等,內濕多從中焦而生,多因過食生冷、飲酒過量、脾氣受損、運化失執而生濕,證見胸脘痞悶、嘔物瀉痢、黃疸、淋濁、水腫。
肌表和臟腑表里相關,表濕可以內傳臟腑,里濕也可以外溢肌膚。因此外濕和內濕常常相因并見。濕為陰邪,性重濁粘膩,病勢纏綿,很難速愈。濕邪為病,常與風寒暑熱相夾雜,人體又有虛實強弱之分,所犯的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分,病情有寒化,熱化之不同病情比較復雜,常用的藥物有散寒除濕、清熱除濕、祛風除濕、化瘀除濕、消腫利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