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又被稱為正常麻痹,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帕金森病的病因以及發病機制,在目前來說尚未得到明確,但是有一些調查研究可以提供一些線索,發現帕金森病的發生可能與社會因素、藥物因素以及患者因素等有關。
帕金森病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致密布、蘭班神經元色素脫失,黑質色素變淡以及出現路易小體等。帕金森病的神經生化改變是中腦黑質致密布、神經元脫失,導致上述部位以及神經末梢觸多巴胺的分泌減少,而黑質紋狀體系統中的多巴胺系統,拮抗的乙酰膽堿作用相對亢進,多巴胺與乙酰膽堿的平衡,發生了失調。
而小腦萎縮,準確來說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神經影像學的表現,既可以見于一些遺傳性變性性疾病,也可以見于某些急性病程,如急性小腦炎的后期,以及某些藥物中毒等,甚至某些無臨床癥狀的人,影像學檢查也可以見到小腦萎縮,尤其以老年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