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神經遞質學說是肝性腦病的一個發病機制原理,它是歸屬于神經遞質的變化這一類,正常是興奮性和抑制性神經遞質,保持生理平衡。興奮性的神經遞質有茶酚胺中的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乙酰膽堿、谷氨酸,以及天冬氨酸等。食物中的芳香族包括氨基酸,比如酪氨酸、苯丙氨酸等經常菌脫羧酶的作用分別轉化為酪胺和苯乙胺。
如果肝臟對酪胺和苯乙胺的清除發生障礙,這兩種胺類可以進入腦組織在腦神經羥化酶的作用分別β羥酪胺和苯乙醇胺。兩者的化學結構與正常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相似,但是不能夠傳遞神經沖動或作用很弱,因此被稱為假性神經遞質,當假性神經遞質被腦細胞攝取并取代了突觸中的正常遞質,則神經傳導發生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