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反流性胃炎是膽道系統以及胃腸系統的一個綜合性的動力障礙,內窺鏡檢查可見膽汁反流胃黏膜呈充血水腫或糜爛狀。常見于胃切除胃腸吻合術后,發病率約為5%左右,膽汁反流性胃炎癥狀無特異性,主要表現為腹痛、不消化、膽汁性嘔吐等。
正常人在腸胃失調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出現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癥狀,其中膽汁性嘔吐是其特征性的表現,由于胃排空障礙,嘔吐多發生在夜間或者半夜,嘔吐物中可伴有食物,偶有少量血液,因為害怕進食后癥狀加重,病人食量減少可發生貧血、消瘦營養不良等癥狀。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療原則,以保護胃黏膜和中和膽汁作用為主,臨床上中和膽汁作用常見的藥物是鋁碳酸鎂,如果膽汁反流性胃炎未造成嚴重的胃黏膜損害,無需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