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緒:通常是在有機體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獲得滿足的情況下產生的,例如由于飲食的需求而引起滿意或不滿意的情緒,由于危險情境引起的恐懼,和搏斗相聯系的憤怒等。情緒為人和動物所共有,但人的情緒在本質上與動物的情緒有所不同。即使人類最簡單的情緒,在它產生和起作用的時候都受人的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習俗和文化教養的影響和制約。那些直接或間接地與人的這些需要相聯系的事物,在人的反映中都帶有各種各樣的情緒色彩。例如難聞的氣味能引起厭惡的情緒,素雅整潔的房間使人產生恬靜舒適的心情。
情緒則常用于感情的表現形式方面,它具有較大的情境性、激動性和短暫性。因此當談到狂熱的欣喜、強烈的憤怒或持續的憂郁等的時候,常常用情緒這一術語來表示。
(2)情感:通常人們對于客觀世界所持的態度(是由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形成的穩定的社會關系決定,受社會關系所,制約的態度)及其反映,就是人類所特有的情感。例如集體感、榮譽感、責任感、羞恥心、求知欲等,都是人們在社會生活條件下所形成的高級情感,它們具有社會歷史性,有時還可能帶有階級的烙印。
由于情感大都與人的社會需要相聯系,情感的性質常常與穩定的社會事件的內容密切相關。因此情感這一概念較多地用于表達感情的內容,它一般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和深刻性。對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藝術感受之類的體驗,則用情感這一術語來表達。
簡言之,情緒多指短暫強烈的情景性反應,而情感多指穩定持久的深沉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