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竇性心動過緩及其臨床意義
成人竇性心律的頻率低于60次/分,稱為竇性心動過緩(sinusbradycardia)。竇性心動過緩常同時伴有竇性心律不齊(不同PP間期的差異大于0.12秒)。
臨床意義:
竇性心動過緩常見于健康的青年人、運動員與睡眠狀態。其他原因包括顱內疾患、嚴重缺氧、低溫、甲狀腺功能減退、阻塞性黃疸,以及應用擬膽堿藥物、胺碘酮、β受體阻滯劑、非二氫吡啶類的鈣通道阻滯劑或洋地黃等藥物。竇房結病變和急性下壁心肌梗亦常發生竇性心動過緩。
無癥狀的竇性心動過緩通常無需治療。如因心率過慢,出現心排血量不足癥狀,可應用阿托品、麻黃堿或異丙腎上腺素等藥物,但長期應用往往效果不確切,易發生嚴重副作用,故應考慮心臟起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