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非甾體抗炎藥具有消腫鎮痛作用,是改善關節癥狀的常用藥,但不能控制病情,必須與改變病情抗風濕藥同時服用,此類藥物服用時會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必須加以注意,只有在一種藥物足量使用一到二周后無效才考慮更改為另一種,應避免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同時服用。
第二,改變病情抗風濕藥,此類藥物較非甾體類抗炎藥發揮作用慢,臨床癥狀的明顯改善需一到六個月,有改善和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臨床首選甲氨蝶呤,不良反應有肝損害,胃腸道反應,骨髓受抑制和口角糜爛等,停藥后多能恢復,應嚴格按醫囑用藥,并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
第三,糖皮質激素要有強大的抗炎作用,在關節炎急性發作時可給予短效激素,其劑量依病情嚴重程度而調整,可是關節炎癥狀得到迅速而明顯的緩解,改善關節功能。
第四,植物藥物制劑,雷公騰多苷的不良反應是對性腺的毒性,出現月經減少,停經,精子活力及數目減少,皮膚色素沉著,指甲變薄軟,肝功損害,胃腸道反應等。青藤堿的不良反應有皮膚瘙癢、皮疹等過敏反應,少數病人出現白細胞減少,白芍總苷的不良反應有大便次數增多,輕度腹瀉,納差等,服藥期間要注意觀察,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是要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