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抽搐是大腦功能暫時性紊亂的一種表現,新生兒的大腦皮層尚未完善,所以四肢主要活動靠皮層下中樞來控制,因而會出現四肢不主動,無目的的抖動,其臨床表現不典型,有時不易辨認,常表現為陣發性眼部活動及口頰部抽動。
顱內出血和新生兒窒息引起的腦組織缺氧,是新生兒抽搐最常見的原因。多發生于出生后十二天,幸存者日后可能會出現癲癇、偏癱、智商低下,腦積水等。其他導致新生兒抽搐的病理原因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多見于顱內出血,腦膜炎,核黃疸及腦發育畸形等,新生兒破傷風常于生后四到六日出現抽搐,同時伴隨牙關緊閉,代謝紊亂綜合征,如低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