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指的是長期臥床不起的患者,由于軀體的重壓與摩擦而引起的皮膚潰爛,也叫做席瘡。它的特點是多見于半身不遂、下肢癱瘓、久病臥床不起、長時間昏迷的患者,好發于受壓和摩擦的部位。輕者經過治療護理可以痊愈,重者潰爛,滯留稀水,經久不愈。
在初期的時候,受壓部位皮膚出現暗紅,漸趨暗紫,迅速變成黑色,壞死皮膚疼痛或者不痛,壞死皮膚與周圍形成明顯的分界,周圍總是平塌散漫。進而壞死皮膚與正常皮膚分界線,漸液化潰爛,形成環周狀潰爛區,死皮脫落形成巨大的潰瘍面。潰瘍初期成腐爛狀,有膿液,壞死膿臭味兒,可以探及到筋膜、肌層、骨膜,后腐爛組織逐漸脫落出現紅色的肉芽,創面深至骨的部位,肉芽組織出現緩慢。
如果創面干凈,肉芽組織鮮活,周圍皮膚生長比較快,褥瘡可以愈合。如果壞死組織蔓延不止,潰瘍面日漸擴大,周圍總是繼續發展,潰瘍面有綠色或者膿水腥臭稀薄,患者又體弱型瘦,預后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