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側腎臟由原位越過中線移位至對側,而輸尿管開口于膀胱的位置仍位于原處,稱為腎臟交叉易位畸形,而90%的交叉易位腎表現為融合腎畸形。
根據融合腎畸形發生和形態,可按照如下描述進行分類,腎臟一側融合并向下移位,S形融合腎,團塊腎,L形融合腎,盤狀腎以及腎臟一側融合并向上移位。
其臨床表現如下,融合腎畸形患者,沒有任何癥狀,多數是尸檢或因其他原因,做腹部超聲檢查時,被發現有癥狀。多在中老年時出現,常見的有下腹痛、血尿、膿尿和尿路感染癥狀。
馬蹄腎患者,偶爾會出現下腹痛及胃腸道癥狀,當狹部壓迫其后方的神經時,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目前認為腎臟位置異常和便宜的血供系統,會導致排尿不暢,從而發生尿路感染和腎結石的形成。
而一旦存在腎盂輸尿管連接處的梗阻,則會出現嚴重的腎積水,這在馬蹄腎患者中發生率高達三分之一。
高位輸尿管開口異位,輸尿管在跨過狹部時,常被迷走血管的壓迫,往往會引起狹窄,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是發現無痛性腹部包塊而就診的,有的患者首發癥狀為高血壓,進行全身檢查時被發現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