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和身、精神與軀體的相互關系自古以來就一直是人們探索的問題。中醫認為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是統的提出了“七情”內傷的理論,論述了劇烈的情感變化和疾病的內在聯系,即所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隨著現代心理動力學和心理生理學研究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心身疾病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精細,不但涉及宏觀群體流行病學,也注意致病中介機制等微觀研究。
所謂心身疾病,亦叫心理生理疾病,概括地講,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引起的,以軀體癥狀為疾病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
心身疾病具有器質性病變的表現(如冠狀動脈硬化、胃潰瘍)或有確切的病理生理過程(如偏頭痛、肥胖癥),社會環境與心理因素在該組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和預后中有相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