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關節炎的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及時正確處理,保全生命,盡量保留關節功能。
一、全身治療,包括全身支持療法及選用對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五歲以下兒童,多選用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及流感嗜血桿菌的抗生素,如頭孢氨芐具有良好的滅菌效果,對于植入人工關節導致的化膿性關節炎的成年病人,多采用萬古霉素和慶大霉素聯合用藥。
二、局部治療,急性期早期制動與功能位置及適當活動保持關節活動度,應用石膏、甲板或牽引等限制患肢活動可防止感染擴散,減輕肌肉痙攣及疼痛,防止畸形及并類型脫位,減輕對關節軟骨面的壓力及軟骨破壞,一旦急性炎癥消退和傷口愈合,即開始關節的自動及輕度的被動活動以恢復關節的活動度,關節穿刺及沖洗,關節穿刺術除用于診斷外,也是重要的治療措施,關節切開引流術,經上述治療后全身和局部情況仍不見好轉或關節炎已成為黏稠的膿液應及時切開引流。
三、恢復期治療,有控制的活動關節及鍛煉功能局部,炎癥消退后及早開始肌肉收縮鍛煉,如無不良反應及開始自動運動以防止關節黏連,有助于關節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