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磺胺及抗生素問世前死亡率較高,治療不及時常轉為慢性骨髓炎甚至發生各種并發癥,如化膿性關節炎,病理性骨折和肢體生長障礙,造成肢體短縮和畸形影響肢體功能。
近年來由于做到早期診斷以及藥物療法和外科處理上的改變,其嚴重程度,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顯著降低,急性骨髓炎治療成功的關鍵是早期診斷早期應用大劑量有效抗生素和適當的局部處理:
?一、全身治療,加強全身支持療法,高熱時降溫補液,糾正酸中毒,必要時少量多次輸血,以增強病人的抵抗力,給予易消化,富于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飲食。
二、藥物治療,骨髓炎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應及早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藥物,隨著耐藥性菌株的出現,抗生素不斷更新換代,根據既往經驗選用抗生素并非產品預新,價格預貴就越好,而應根據培養和藥敏實驗結果有針對性的使用,一些以長期使用的藥物對于一些病期還是有效的,常見的用于治療骨髓炎的抗生素有如下: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萬古霉素,利福平,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喹諾酮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