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是指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由內口、瘺管、外口三部分組成,內口常位于直腸下部和肛管,多為一個外口在肛周皮膚上可為一個或多個,久不愈或間歇性反復發作,是常見的直腸疾病之一。
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多見于青壯年男性,臨床表現如下,瘺外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為其主要癥狀。較大的高位肛瘺既瘺管位于括約肌外,不受括約肌控制,常有糞便及氣體排出,由于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門部皮膚,潮濕、瘙癢,有時形成濕疹。當外口愈合,瘺管中有膿腫形成時,感到明顯的疼痛,同時伴有發熱,寒顫,乏力等感染癥狀。膿腫穿破或切開引流后癥狀緩解,上述癥狀的反復發作是肛瘺的臨床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