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說的,股骨頭壞死是指由于不同的病因破壞了股骨頭的血液供應,導致股骨頭發生部分或者完全性的缺血,是臨床常見的疾病。通常常見的類型有激素性股骨頭壞死,酒精性股骨頭壞死和外傷性股骨頭壞死,該病多發于三十歲到五十歲的人群,大多數累及單側或者雙側股骨頭。早期癥狀和體征不明顯,中晚期來就診的患者往往股骨頭已經塌陷,甚至形成骨性關節炎,致殘率非常高。
臨床早期癥狀是胯部活動后疼痛,或靜息時脹痛,多數患者沒有就診,但病程發展很快,大多數在髖部出現疼痛后幾個月,至兩年之內就發生股骨頭塌陷,在這個時候疼痛加重并且因為股骨頭塌陷導致肢體短縮,患者大都是在此時才來就診,所以很多初次就診患者已經失去保護的機會,隨著骨頭塌陷程度逐漸加重,關節疼痛加劇,關節功能受限,這時患者往往出現新的癥狀如行走跛行,行走困難,股骨頭壞死有時疼痛,甚至可以放射到膝關節,但通常不會發生下肢的放射痛,這與腰間盤突出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