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淋巴結結核中醫稱為“瘰癘”,結核桿菌多由口腔(齲齒)或扁桃體侵入,在侵入部位,臨床上多無結核病變,可見少數繼發于肺或支氣管的結核病變。臨床以局部淋巴結寒性膿腫為主要表現,較少出現低熱、盜汗、消瘦等全身中毒表現,晚期淋巴結干酪樣變,破潰后竇道經久不愈,有豆渣樣稀薄膿液排出。
本病須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在規范抗結核治療的同時,妥善切除感染的淋巴結或刮除竇道,可促進病愈。
1.全身治療
包括合理營養及給予抗結核治療。有繼發感染者應給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2.局部治療
大多數較小的頸部淋巴結結核病灶,經全身抗結核治療后,多可治愈。對于少數較大的、沒有液化的、尚可移動的病變淋巴結,可予以手術切除。對已液化的淋巴結,如果表面的皮膚尚完整,可潛行穿刺抽膿,注入10%鏈霉素或5%異煙肼至膿腔內沖洗,并留適量于膿腔內。如果淋巴結已破潰而形成竇道或潰瘍,可試行刮除病變組織,并用鏈霉素或異煙肼換藥,常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