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性骨病又稱腎性骨萎縮或腎性骨營養不良,是由慢性腎功能衰竭導致鈣磷代謝紊亂的一種代謝性骨病。近年來隨著透析與腎臟移植技術的發展,雖然慢性腎衰患者的壽命得以延長,但腎性骨病的發生率也隨之上升。
臨床表現,腎性骨病的臨床表現多與腎臟原發疾病有關,發病較緩慢,開始常無自覺癥狀,隨后逐漸加重,可有尿少、水腫、頭暈、頭痛、惡心、嘔吐、高血壓、夜尿增多、乏力、貧血等表現。
反映在骨骼方面主要有骨痛、骨折、畸形等,兒童患者生長發育多遲緩、多汗、消瘦、易激動、顱骨軟化、外踝等部位呈梭形腫大,并可有雞胸、駝背等骨骼畸形。嚴重者則有行走困難,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而在成人患者則以下肢畸形更為明顯,髖骨骨折發生率也明顯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