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功能不全,又稱急性腎衰竭,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功能在短期內急劇下降,而出現的膽汁廢物滯留和尿量減少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膽汁廢物,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及全身各系統的并發癥,根據病因不同急性腎功能不全可以分為腎前性、腎后性和腎實質性。
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為急性腎小管壞死,占75%到80%,其中大多為可逆性。腎前性的原因有血量、血容量減少等各種原因導致的液體丟失和出血,有效動脈型量減少和腎內血流動力學改變等。
腎后性特征是急性尿路梗阻,可發生在尿路中從腎盂到尿道任意水平。腎性由于腎實質損傷所致,最常見的是腎缺血和腎毒性物質的應用,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
常見的腎性因素1、急性腎小管壞死,為最常見的急性腎衰竭類型占75%到80%,多數可逆。2、急性腎間質病變。3、腎小球和腎小血管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