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月經需根據月經不調的原因選擇對癥的治療藥物。中醫上認為月經不調發生的病機主要與氣血不足、肝腎虧虛、沖任失調等因素有關,且有虛實寒熱交雜的特點,治療上需辨證用藥。
氣血不足、肝虛、腎虛等原因導致的月經不調為虛證,患者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月經量少或過多,經血的顏色一般比較淺且質地稀薄,痛經的表現并不劇烈,多為小腹隱隱墜痛,但同時會伴有腰膝酸軟、乏力的情況,而且這種經期的不適感往往會持續到經期結束后的一周左右。對于這種虛證患者,治療上以“補”為特點,補血養氣、滋肝補腎,可用中成藥同仁堂同仁烏雞白鳳丸,其重用烏雞大補陰血、滋養肝腎,配以紅參、鹿角、熟地黃等滋陰養血的中藥,對于氣血不足、肝腎虧虛導致的月經不調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氣滯血瘀等原因導致的月經不調為實證,患者痛經癥狀明顯,表現為小腹絞痛,且經血顏色深、有血塊,痛經癥狀會隨著血塊的排出而有所緩解,此類患者以活血為主。
另外,很多實證患者在經后期或是月經結束后,會出現腰膝酸軟、小腹隱痛的情況,這多為虛實交雜所致,所以此證型患者除了在經期要服用對癥治療的藥物外,更需注重經期后氣血的補充,可在經期結束后開始服用烏雞白鳳丸,直至下次月經來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