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治療心律失常需辨證論治,心律失常在中醫上歸為心悸的范疇,多認為是心氣不足或心陽虧虛所致,氣行則血行,由于氣虛推動無力,導致氣虛血瘀,可產生心脈瘀阻,出現心悸胸悶氣短。寒則凝,陽氣不足則會出現血液瘀滯,瘀而不通,所以,有些病人還會出現胸部疼痛。治療上可以吃行氣補血、溫陽補氣的藥物緩解,這樣才能達到溫通血脈,改善心律失常的表現。
比如常用的同仁堂營心丹,其君藥人參補氣溫陽,不僅可大補元氣,且能扶助心氣;丁香與肉桂則溫腎助陽、溫中散寒,通脈以止痛;蟾酥可強心開竅、解毒止痛;人工牛黃、豬膽粉能清心化痰、開竅醒神;冰片可芳香通竅、散郁止痛,全方共奏養心通脈、鎮靜止痛的功效,同時還能幫助減慢心率,增強心肌的抗缺氧能力,幫助改善心律失常的表現。
需要提醒的是,營心丹有減慢心率的作用,故心率慢的病人不適用,如果心率緩慢低至50次/分,患者一定要及時前往醫院檢查。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