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病情輕重,臨床上一般將小腦梗死分為三種類型:
1.良性型。最常見,這類小腦梗死灶比較局限,因此癥狀也比較輕,患者意識清楚
2.假瘤型。這類患者發病時意識尚清楚,但隨后大概在5天內出現意識障礙,并且可能出現腦干受壓的表現,CT顯示梗阻性腦積水的征象,可危及生命
3.昏迷型。這類患者在發病后很快進入昏迷,此時伴發小腦扁桃體疝及腦干梗死,危及生命。
可見,小腦梗死是有生命危險的,這主要與小腦的解剖位置密切相關。小腦與大腦、腦干和脊髓之間毗鄰,且有著豐富的傳入和傳出聯系,小腦后下動脈(PICA)發生閉塞后,引發小腦梗死,若治療不及時導致局部腦水腫、腦積水,就會壓迫腦干,后者是維持呼吸、心跳的神經中樞,患者可因腦干受壓和急性梗阻性腦積水(繼發于第四腦室受壓)而迅速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