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鑲牙的方法有三大類,分別為活動修復、固定修復、種植修復。
首先是活動修復,通常在拔完牙三個月后,需觀察牙槽骨生長的情況才可以進行活動修復。做簡單的牙體預備,然后取模子送加工廠制作,回來戴牙就可以。相對較簡單,對牙體損傷也較小,但缺點是比較麻煩,每天都需要清潔摘戴。
第二種修復方法是固定修復,固定修復時如中間缺一顆牙,將兩邊的牙都要磨得比較小,磨除固定牙冠的修復空間。所以缺一顆牙固定修復時就得做三顆牙,費用比較高,磨除健康的牙體組織也比較多。但美觀與功能上的恢復都比較好,而且患者使用較舒適,不用摘戴。
第三種修復方法是種植修復,種植修復的流程比較復雜,一期手術需要將種植體植入,二期手術需安放愈合基臺,需要軟組織成型,三期需要印模、取模,再送加工廠制作牙冠,最后一次還要來戴牙,所以時間、經濟成本在種植修復中是比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