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損傷是指各種病因導致肝臟炎癥、受損,肝功能異常持續6個月以上的情況。慢性肝損傷的患者常表現為乏力、食欲不振、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癥狀,查體常有面色發暗、蜘蛛痣、肝掌、脾大等陽性的體征。慢性肝損傷的病人一旦進入到肝硬化失代償期,就可以出現門脈高壓的癥狀,如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等,可以危及生命,壽命會明顯的縮短。
慢性肝病常見的病因有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還有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代謝性肝病等。需要針對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如慢性乙肝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來控制乙肝的活動,從而可以減少肝纖維化、肝硬化的發生率,可以有效的延長病人的壽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