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腸道感染一般是由于食用被細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料等引起的,如食用沒有煮熟的肉類或剩菜剩飯,或飲用沒有進行巴氏消毒的牛奶等,都可能會造成細菌腸道感染;偶爾也可以通過腹瀉的狗或貓進行細菌的傳播,從而也會造成細菌腸道感染。
細菌腸道感染的病原體主要有沙門氏菌、彎曲桿菌、志賀菌、大腸桿菌、梭狀芽孢桿菌等。臨床表現為發燒、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多為膿血便或黏液便。血常規檢查可以出現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升高,大便鏡檢可以發現有大量的白細胞,只有少量的紅細胞,便培養會出現細菌的生長,從而可以明確診斷是細菌腸道感染。
如果細菌腸道感染嚴重,則需要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否則有可能會變成慢性細菌腸道感染,尤其是一些年老的病人或機體免疫力低下的人,如果患有細菌性腸道感染,沒有及時徹底的治療,可能會變成慢性的,而且不容易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