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腎虛寒是中醫術語,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精氣的充盈依賴于脾運化水谷精微的滋養,脾運化水谷精微需要腎精的溫煦和化生,長期脾陽不足,水谷精微不能滋養腎精,則導致腎虛,腎精不足,命門火衰,不能溫煦、化生水谷精微,則導致脾虛,脾腎相互影響就會出現五更泄瀉、畏寒肢冷、四肢倦怠、腰膝酸冷、早泄陽痿等脾腎虛寒的病證。
脾腎虛寒應適當緩解心理壓力,加強身體鍛煉如跑步、騎車、瑜伽等促進新陳代謝,注意營養均衡,合理膳食,增加水果蔬菜攝入,減少油炸、辛辣、油脂高的食物,保障良好睡眠。其治療原則通過傳統中醫療法或服用中藥治療是可以的。一般使用的固精補腎丸,脾腎雙補,固精養精,對癥治療脾腎虛寒。也可以在醫師指導下通過傳統中醫針灸、按摩療法取腎俞,脾俞等穴位聯合調理效果會更好。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