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氯喹具有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也能減少紅細胞沉積,和抑制血小板凝集,所以也具有抗凝的作用。用于瘧疾的預防和治療,也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盤狀和系統性紅斑狼瘡,青少年慢性關節炎,和由陽光引發,或加劇的皮膚病,下面主要從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及使用注意需檢測的指標,三個方面介紹。首先了解一下,服藥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羥氯喹可能引起視網膜病變,最常見的視覺癥狀是,閱讀及視物困難,比如出現遺漏字或不分字體,懼光、畏光、遠距視覺模糊,中心或周圍視野有區域消失,或變黑閃光及劃線等。所以初次使用羥氯喹,應進行眼科檢查,以后每3個月進行一次,因為已有長期,或高劑量治療的患者,發生了不可逆的,視網膜損傷的情況。
所以服藥過程中,如果出現視覺改變,視物模糊、閃光等,任何異常的跡象,應當立即停藥,即使在停止治療之后,視網膜的改變,或者是視覺障礙,仍可能有進展。通常早期的視網膜病變,如黃斑色素沉著,有時伴中心、視野缺損,在治療中止,能完全消失或緩解,所以即使停藥后,也要注意密切觀察,不可忽視,特別要注意藥物聯用,造成的不良作用,肝病或醇中毒的患者,或者與異煙肼、利福平,紅霉素、秋水仙堿等,已知有肝臟毒性的藥物合用,應慎用。
服用羥氯喹可出現皮膚不良反應,所以曾服用,發生皮炎過敏反應的藥物,應當注意避免聯用。那么服用期間應注意哪些問題,服藥期間最好不要飲酒,避免加重對肝臟的損害,長期治療應定期檢查,包括膝、踝反射,若發現肌肉軟弱的任何跡象,應當停藥就診,長期治療,還應該定期檢查血細胞計數,若出現原因不明的嚴重血液障礙,應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