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患者的個體情況不同,不存在特效藥物。任何藥物的起效都需要一定的療程和時間,不可以操之過急。一般而言,慢性膽囊炎的治療分為無癥狀的治療和有癥狀的治療:
(1)無癥狀的慢性膽囊炎,最主要是利膽治療:①熊去氧膽酸是一種親水的二羥膽汁酸,具有擴容膽汁酸池、促進膽汁分泌、調節免疫、細胞保護等作用機制,有助于降低膽源性疼痛的發生風險,避免急性膽囊炎的發生;②阿嗪米特可促進膽汁合成和分泌,同時提高胰酶的活性,促進吸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臨床可供應用的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其成分中的胰酶、纖維素酶具有促進消化的作用,而二甲硅油可促進胃內氣體排出,改善腹脹等不適癥狀;③茴三硫具有促膽汁分泌和輕度的促膽道動力作用。
(2)有癥狀的慢性膽囊炎,治療是以控制癥狀、消除炎性反應為主。①解痙止痛:阿托品、異丙嗪、哌替啶。②緩解膽源性消化不良癥狀:在消化不良出現的早期,應用復方阿嗪米特或其他胰酶等有助于改善膽源性消化不良癥狀,改善腹脹癥狀和營養水平。③抗感染治療:根據慢性膽囊炎患者膽汁培養結果、患者感染嚴重程度、抗菌藥物的抗菌譜和耐藥性,選用合適的抗菌藥物。
對于慢性膽囊炎的治療,中醫、西醫各有其優缺點。西醫起效快,但易產生不良反應;中醫安全,長期服用可有效控制病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療程一般較長。膽寧片由大黃、虎杖、青皮、陳皮、郁金、山楂、白茅根7味中藥組成,具有利膽消炎、防石護肝、清熱通下等作用,臨床上對于慢性膽囊炎有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