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的,微厭氧的生活在胃里的一種細菌,它是1983年的時候,澳大利亞有兩位的科學家,第一次在顯微鏡下發現的,這種細菌可以長期的,在胃里生存,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可以增加胃癌的發病的風險。幽門螺桿菌在胃里長期的存在,可以引起上腹部不適,包括腹痛、腹脹、反酸、噯氣等等這些表現。然后據統計60%到80%的胃潰瘍,和90%以上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引起來的。所以說我們建議體檢的話,應該完善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篩查,這樣的話對于幽門螺桿菌的控制,還有根除是很有必要的。
幽門螺桿菌是什么病
為你推薦
-
幽門螺桿菌陽性這是什么病?幽門螺旋桿菌陽性這個病在臨床上門診,尤其是咱們國家飲食習慣,發病率相當高的,有的地方說是五六十,就是兩個人里邊就有一個,我看個資料有的還說到百分之七十左右或者是八十的,還有說的更高的,這個肯定是糞口傳播,就是大家聚餐的時候是有互相被傳播的,但是這個病之前管它叫傳染性疾病,后來有一次共識,大家開會就規定它是一個感染性疾病,就是你被感染到了,被這個細菌感染了,感染了以后,部分病人可能剛開始就有一些口臭,還有一些病人可能會覺得胃里面不舒服,可能會有一些癥狀了,就還有一部分人根本什么癥狀都沒有,好多病人是在體檢的過程中,發現這個病,其實這個病不用那么恐慌,它也不會短期之內會怎樣,有的人因為感染這個細菌,可能長期的慢性的,比方說是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以后,可能形成胃炎或者是潰瘍,或者是癌變,就是說時間很長以后才會有。01:33
-
什么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微需氧,螺旋形的桿菌,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在胃內唯一能夠存活的細菌。這個細菌對生存環境要求挺苛刻的,在完全的有氧狀態,或者是完全無氧狀態,它都不能生存。這個細菌是1983年,由國外的兩位科學家發現的,研究發現,它與我們胃中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的惡性腫瘤,以及胃外的一些疾病,如淋巴瘤、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都有相關性。所以目前大家挺重視的,在病人中間普查,也是比較普遍的一件事情。01:08
-
幽門螺桿菌是什么病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組織中,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后的危害有哪些呢?1、幽門螺旋桿菌可以作為胃炎、慢性咽炎、口腔潰瘍、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治療首要就是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否則治療相對困難。2、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在水中可以存活,所以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3、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可能導致口氣重,即有口腔異味,患者往往還有一種特殊的口腔異味,無論如何清潔都無法去除。語音時長 1:25”
-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什么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分布在我們人體胃里面,主要是在幽門區、胃竇還有胃體的一些地方,可以引起很多胃病的一種細菌,它最常見的就是引起胃炎,其次還可以引起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另外有研究也發現幽門螺桿菌可以在遠期增強胃癌患病的概率,對于胃癌的它也是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我們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可以選擇即時的根除治療。對于幽門螺桿菌的檢測方法我們目前常用的就是呼氣實驗,當然也可以用胃鏡取活組織進行幽門螺旋菌的培養,這都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些方法。語音時長 1:10”
-
幽門螺桿菌陽性是什么病一般來說,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與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相關的細菌,感染后大部分會引起胃黏膜的炎癥,人體難以將其自行清除,從而引起胃部疾病。比如,HP感染引起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腸胃方面的疾病。
-
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是什么病幽門螺桿菌抗體呈現陽性,主要是表示曾經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但是目前來說根據這個檢查結果,并不能夠判斷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情況,這個時候患者還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做碳13或者是碳14的呼氣試驗的檢查來診斷現在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情況
-
幽門螺桿菌是什么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我們時常忽略了對身體的細微關懷,尤其是那些隱藏在身體深處的“小秘密”。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個在胃部悄悄作祟的“隱形殺手”——幽門螺桿菌。那么,幽門螺桿菌究竟是什么呢?它對我們的健康又有哪些潛在威脅呢?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寄生于人體胃部的螺旋形、微厭氧的細菌。別看它名字不起眼,卻是目前
-
幽門螺桿菌是什么幽門螺桿菌生存于人體幽門部位的黏膜組織,會損傷到胃黏膜,使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出血,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的主要原因,嚴重者還會導致胃癌。患者可通過碳14檢測,如果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規律的用三聯或四聯療法治療,常用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