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的患者是非常多的,有很多非常難治的,或者是慢性的這種蕁麻疹,應該說有一個非常好的方子,稱為加味過敏煎。過敏煎這個藥,這個方劑是我們已故名老中醫,祝湛予教授,他推出的一個方劑,這個方劑他推出來是以銀柴胡烏梅、防風、五味子這四個藥,作為這個過敏煎的方劑,他的目的也是通過這種調和營衛,這樣的方法去治療這種慢性蕁麻疹。但是我認為慢性蕁麻疹,過敏煎方劑是非常好,但是方藥稍稍顯得簡單了一些,因為慢性蕁麻疹的病機更加復雜,有的人夾有濕邪或者是水濕的非常的多。
風邪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但同時濕邪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像這種慢性蕁麻疹,內濕就非常的多,內濕怎么產生的,可能跟脾虛有關。我們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第一個是運化了水谷精微,第二個就是運化水濕。如果水濕不能夠運化,跟風邪結合在一塊,風濕之邪阻滯到經絡,阻滯到腠理或者阻滯到了營衛,這些部位都可能出現,這種蕁麻疹的表現。所以化濕的時候,我們過敏煎就顯得力量有些單薄,因為銀柴胡、烏梅、防風、五味子,它沒有化濕的藥。所以我在加味過敏煎中,特別是增加了化濕的藥物,就是健脾化濕,加入像白術、茯苓、朱苓、桂枝,這樣的藥物,去健脾化濕。健脾化濕的藥加進去以后,我認為脾虛跟肝氣的郁滯還有關系,肝郁克脾,肝氣郁滯它會影響到脾的運化,這就是木克土這樣的關系。所以我把銀柴胡給它換成柴胡,疏肝理氣、去風、止癢,所以這個方劑,就在這個過敏性的基礎上就做了更改,特別是增加了健脾化濕的這組藥,成為加味的過敏煎。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療效就會明顯地提高了。
在治病的時候,我還考慮到有一些特殊類型的蕁麻疹,比如說患者有的是受了寒邪引起的,或者是體內陽氣不足的,患者有四肢肢端厥逆,就是肢端比較寒冷,或者是大便溏稀,周身乏力。這樣癥候的時候,我們還加入一些溫陽健脾的藥,比如說附子、干姜、炙甘草、四逆湯,這樣的治療。總之我們把病位特別關注到,一個是脾,另一個是肝,關注到了調肝理脾,從內部驅除這種內生的風和濕,這樣就達到了治療非常好的效果。這種加味過敏煎在臨床中,應用的患者已經非常多了,患者的反饋也是非常的好。
這個加味過敏煎,依據不同的癥候,我們還可以加減治療,比如說有的患者,他是一個有明顯受熱以后,運動后的這種膽堿性的蕁麻疹,我們認為它跟血熱有關系,所以我們還可以加入,清熱涼血的藥物。如果是患者有明顯的感染性蕁麻疹,我們中醫認為跟熱毒有關系,我們就加入清熱解毒的藥物。如果是這個患者,有明顯的氣血不足的,比如說體質比較差,免疫功能比較低,我們給他加入像八珍湯,或者是黃芪當歸湯,補氣養血的藥給他治療,他的療效也就會增加。加味過敏煎就是我臨床上一個核心處方,然后依據不同的表現,然后加減進行治療,這樣一個核心處方,應用于臨床應該說有30多年的歷史,應該是療效非常的好,解決了絕大多數,慢性蕁麻疹患者的,這種難治的病機,這就是我個人,治療蕁麻疹的一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