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標準有主觀標準和客觀標準。主觀標準有以下幾種:1、睡眠生理功能障礙;2、由睡眠障礙干擾所致白日疲乏、頭脹、頭昏等癥狀;3、僅有睡眠量減少而無白日不適不視為失眠。失眠的客觀標準是根據多導睡眠圖的結果來判斷的:1、睡眠潛伏期延長,大于30分鐘;2、實際睡眠時間減少,每夜不足6.5小時;3、覺醒時間增多,每夜超過30分鐘。
失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標準:1、以睡眠障礙為幾乎唯一癥狀,其它癥狀均繼發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多夢、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不適、疲乏或白天困倦。2、上述睡眠障礙每周至少發生3次,并持續1個月以上。3、失眠引起顯著的苦惱或精神障礙癥狀的一部分,活動效率下降或妨礙社會功能。4、不是任何一種軀體疾病或精神疾病。
在臨床上,失眠的治療原則是積極治療原發病,通過心理行為治療、藥物治療等改善失眠的情況。對于短暫性失眠和短期性失眠患者,應用鎮靜安眠藥加改善睡眠的中成藥進行治療;對于長期性失眠患在應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給予心理行為治療,針對失眠的有效心理行為治療方法主要是認知行為治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甜夢口服液治療,其組方中含有黨參、刺五加、淫羊藿、黃精、雄蠶蛾、制馬錢子等17味中藥,具有健腦安神、補腎益氣、健脾和胃的功效,綜合調理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能夠綜合改善患者睡眠總時間和日間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