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乙酰氨基酚也叫撲熱息痛,是我們最熟悉的非處方止痛藥和退燒藥,常被用來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神經痛、肌肉痛、牙痛以及痛經等。也可用于退熱,如感冒發熱,當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可以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因此,許多感冒藥中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如果正在服用其他鎮痛藥或感冒藥時,請仔細查看說明書,避免重復的用藥。需要注意的是,對乙酰氨基酚長期大劑量使用,會引起肝功能的損傷。因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針對高熱,其實除了服用退燒藥之外,大家還可以采用洗溫水澡,多喝水等方法輔助降溫。
對乙酰氨基酚片的功效與作用
為你推薦
-
對乙酰氨基酚的功效與作用對乙酰氨基酚的功效與作用,對乙酰氨基酚也叫撲熱息痛,是我們最熟悉的非處方止痛藥和退燒藥,常被用來緩解輕至中度的疼痛,如頭痛、關節痛、神經痛、肌肉痛、牙痛以及痛經等,也可用于退熱。如感冒引起的發熱等,因此是許多感冒藥的成分之一。01:05
-
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的功效與作用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是一種口服解熱鎮痛藥,主要成分包括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可用于成人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也可以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牙痛,關節痛、痛經等,由于本品中含有阿司匹林,所以不作為兒童常規退熱藥物使用。還有哪些人群,禁用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呢,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喘息、鼻息肉綜合征,對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熱鎮痛藥過敏者禁用,血友病或血小板減少癥患者,活動性出血性疾病患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對于痛風、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經過多,以及有溶血性貧血史者慎用,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過敏體質者慎用,本品為對癥治療藥,用于解熱連續使用不得超過3天,用于止痛不超過5天,癥狀不緩解請咨詢醫師或藥師。02:15
-
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的功效與作用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主要的功效是解熱鎮痛,可以應用于感冒導致的發熱,頭痛等相關的癥狀,也可以應用于其他疾病導致的發熱以及疼痛的治療。在臨床當中,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可以治療發熱,疼痛,感冒或者流行性感冒導致的發熱、頭痛等都可以使用此藥進行治療。使用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進行治療期間應該注意適當的補水,因為如果缺水,出現脫水、血容量不足的現象,有可能會加重腎臟損傷等不良反應。也需要指出,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當中還包含有阿司匹林等相關的成分,所以如果病人同時需要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的藥物,應該評估藥物的不良反應,避免過量的用藥,也需要指出,此藥包含有咖啡因,所以運動員應該慎用。語音時長 01:24”
-
對乙酰氨基酚泡騰片的作用與功效對乙酰氨基酚泡騰片屬于一類解熱鎮痛的藥物,它對于由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感冒引起的發熱,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對于輕中度的疼痛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比如說神經痛,痛經,肌肉痛,牙痛,頭痛,關節痛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它的用法是用溫開水溶解后服用,一般12歲以上的兒童和成人一次一片,6至12歲的兒童一次吃半片。如果患者一直發熱或者出現持續性的疼痛,可以每六個小時重復用藥一次。但是要注意的是,24小時內不超過四次。同時,長期大量的用藥很容易引起肝腎功能的損傷。所以,患者在使用藥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我們還要注意的一點是,對乙酰氨基酚泡騰片主要是一類對癥治療的藥物,所以用藥不能超過三天,如果超過三天,癥狀沒有得到明顯緩解,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語音時長 01:41”
-
對乙酰氨基酚片吃幾粒病情分析:對乙酰氨基酚是臨床上較為普遍使用的解熱鎮痛藥物。可以緩解普通感冒以及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發熱,肌肉酸痛,頭痛等癥狀。對于關節疼痛,牙痛,神經性疼痛等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意見建議:成人口服每次0.3~0.6克,監測體溫,4小時左右可以重復用藥,一般24小時用量不超過2克。用于退熱不超過三天,鎮痛不超過10天。兒童用藥要根據體重計算。每次藥量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
-
對乙酰氨基酚片是什么通常在臨床上,對乙酰基酚片是解熱鎮痛藥物,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一般來說可以用于發熱病人的退熱。也可以用于軟組織疼痛病人的鎮痛。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一般來說用藥之前,要嚴格按照藥物的說明書使用。避免發生藥物過量。
-
對乙酰氨基酚片的功效與作用對乙酰氨基酚片的功效是解熱鎮痛,可以用于改善輕至中度疼痛,并且對改善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癥狀有作用。但是需要遵醫囑服用,不可以私自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片屬于非甾體抗炎藥,具有解熱鎮痛的效果,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比如牙痛、肌肉痛、痛經、關節疼痛,也可以用于改善普通感冒或者是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
-
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的功效與作用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是一種口服解熱鎮痛藥,主要成分包括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可用于成人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也可以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牙痛,關節痛、痛經等,由于本品中含有阿司匹林,所以不作為兒童常規退熱藥物使用。還有哪些人群,禁用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呢,孕婦、哺乳期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