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小范圍腦梗死一般由神經內科收治,藥物綜合治療。
如果出現大血管閉塞引起的腦梗塞在發病6-24小時內進行急診血管內治療可獲得良好的預后,血管內治療是一種微創的手術有些病人術后當天手腳即可抬起,語言可恢復,隔天可下床活動,可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創口只有大腿根部一個針眼而已;如果無法急診行血管內治療的患者將出現大面積腦梗死,一旦出現大面積腦梗塞的話預后將很差,往往腦水腫導致的占位效應明顯,引起顱內壓迅速增高,可誘發腦疝危及生命,此時單純內科治療難以奏效,需要果斷的開顱減壓搶救患者生命。
其實,目前開顱手術治療腦梗的療效、死亡率、致殘率沒有統一結論,部分發表的病例認為可以提高近期生存率,但對遠期的影響還不是很理想。且腦梗死多發于年齡>60歲的中老年人,機體的抵抗力,對手術的耐受力均相對低下,因此除了特殊情況下可以采用手術治療外,一般情況下還是建議內科藥物或介入治療為主。
也可以把介入治療籠統的認為是手術。它是在剛出現梗死腦組織的局部血管處介入溶栓藥物,或用支架讓局部血管重新通暢,降低這個位置再引起腦梗的幾率。發病早期做這個介入手術效果明顯,一旦超過時機,就沒有直接治療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