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中國的專家共識已經指出,痛風急性期的治療原則是在發作24小時內,要服用非甾體類的抗炎鎮痛藥,以及秋水仙堿,那必要的時候可以服用一些類固醇的藥物。
急性期的癥狀緩解之后,開始服用降尿酸的藥物,痛風急性發作的預防,可以服用小劑量的秋水仙堿,或者是少量的非甾體類的抗炎鎮痛藥物。對于無效的或者不耐受的,或者有禁忌癥的,我們可以改用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來進行治療了。
秋水仙堿用于痛風急性期的治療,至今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但是由于它的有效量和中毒量非常的接近,大約臨床上有80%以上的患者,在服用這個藥物治療痛風的時候,會在服用期間出現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等,消化道的這種中毒癥狀,那么就限制了這個藥物,在臨床當中的廣泛使用。
但是我們剛才提到了,因為秋水仙堿它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非常的相近,而且長期服用會有一些肝腎的損傷,所以包括現在的美國、歐洲和我們國內,對于秋水仙堿的服用的最大劑量,也進行了限制,并且寫入了診療指南。
在2016年的中國痛風指南,當中就提到了對于痛風急性發作期,對于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有禁忌的患者可以建議單獨使用,低劑量的秋水仙堿,那么痛風急性關節炎發作的時候,推薦秋水仙堿的使用量,首次服用是1毫克,1個小時以后,單次附加0.5毫克,12小時以后,給預防劑量0.5毫克,這樣每日1到3次,直到癥狀緩解。
但是這個藥物的服用,如果您在家里這樣服用,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所以對于痛風急性關節炎發作的患者,還是建議您盡早的到醫院來,聽從一個醫院的醫生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