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是一種以血管的炎癥和破壞為主要病理表現的,大多數和免疫相關的這樣一類疾病。它的臨床表現,因為受累的血管的類型、大小,以及部位的不同而不同。血管炎可以是單發的疾病,但是也可以在某一個疾病的臨床表現當中看到,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以及腫瘤和感染等等,在發病過程當中會出現血管炎的表現。
另外血管炎本身也可以是一種系統性的疾病,引起多系統的臟器的功能障礙。當然它也可以在臨床當中局限于某一個器官,出現了受累器官的臨床表現。那么鑒于血管炎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我們常常把它稱之為系統性的血管炎。
這一類的血管炎都有一個共同的臨床表現,大部分的血管炎都可以在臨床當中見到廣泛的炎癥所導致的全身的表現,比如乏力、發熱、消瘦等等。另外病變的血管所供應的組織缺血,那么這是所有血管炎的一個共同的臨床表現了。針對累及器官和血管的不同,那么血管炎的臨床表現是不同的。那么區分不同血管炎至關重要的,是在于不同血管炎的鑒別。2012年的歐洲風濕病聯盟,對于血管炎進行過重新的分類和命名。
首先第一類是大血管性的血管炎,那么臨床常見的是巨細胞性動脈炎和大動脈炎。第二類是中等血管性血管炎,比如結節性多動脈炎和川崎病等。第三類就是小血管炎,那么臨床當中就包括安卡性血管炎和免疫復合物性血管炎等等。第四類是多血管炎,臨床常見的是白塞病。第五類是單一臟器的血管炎,比如皮膚的血管炎和原發性中樞神經血管炎。還有一類就是和我們臨床系統性免疫病相關的血管炎,比如類風濕、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等引起的血管炎。那么最后一類的血管炎就是可能病因相關性的血管炎,比如由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或者藥物、腫瘤等等引起來的血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