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手術病人術后視力不好,可能常常聽大夫說出現水腫。白內障手術以后的水腫,到底會出現在哪個部位呢,首先跟手術操作本身直接相關的,就是會出現在角膜。白內障手術,是在角膜上進行切口的,而且要把超聲乳化的探針伸到眼內,進行碎核和吸核的過程。
這時候超聲能量的釋放,會影響到角膜內皮,老年人本身角膜內皮就比較脆弱。在手術過程當中,所有的人都是會損傷一部分角膜內皮的,當角膜內皮受影響的程度比較大了,就會導致角膜發生水腫。所以角膜發生了水腫,患者視力就不好,就像蒙著一層東西一樣,看東西是霧蒙蒙的,比如角膜就相當于手表的表面表蒙子。
如果表蒙是透明的,看手表的指針,就非常清楚。如果透明的表蒙,變成霧蒙蒙的了,這時候你就看不清楚了,角膜水腫出現的狀態,就是相當于手表表面表蒙,是毛玻璃狀的。因此患者看東西就不清楚了。而術后的水腫,一般來說,是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一星期或者一個月之內,都是會慢慢地消失的。因此角膜水腫影響視力,是慢慢地會恢復的。
另外還有部分會發生水腫,就是遠離角膜切口。在眼球的最深層,視網膜黃斑區發生的水腫,水腫發生在術后一個月,到三個月時候,出現了黃斑水腫。這種黃斑水腫,盡管手術非常順利,沒有任何并發癥的出現,也沒有任何手術當中的意外情況,也可能出現,也是會嚴重影響患者視力的。而有一些人,確實是反復發生,反復治療,仍然不能夠治愈,就會導致永久的視力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