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首先從患者的角度說,如果大夫給你診斷的確實是白內障,而且你也感覺到白內障的存在,比較明顯地影響了你的生活質量,也就是說視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了,引起你生活非常不方便,這個時候從患者的角度來說,就可以來進行白內障手術,患者也有這方面的要求,那么從醫生的角度,除了患者本身,他有這方法的要求以外,醫生還要做專業的檢查,檢查你的視力確實是由白內障,所引起的視力下降,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建議你做白內障手術。
但是這個視力下降到什么程度,有沒有一個標準,一般來說是0.5,0.5以下我們來做手術,但是這個0.5僅供參考,因為每個人對生活有用視力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人要開車,有的人要閱讀,有一些人要打理家事,有一些人要干農活,所以這些不同的生活方面的要求,對視力的要求不一樣,所以還是取決于患者自身他的感受,自身他的要求,如果他感覺到生活確實不方便了,那么來要求做手術這是可以的。
另外從醫生的角度,還要檢查晶狀體,也就是白內障本身,它渾濁到什么程度了,我們來建議病人做手術,有一些誤區,很多病人都會說,以前大夫都說了白內障必須完全成熟以后,到了完全看不見的程度,我再來做手術,那個時候才好,這個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這種概念大概在二、三十年前,我們做白內障手術的時候呢,可能是這種概念,但是現代的白內障手術,已經從技術上大大地改進了,因此我認為,在這個白內障不成熟期選擇手術是比較合適的,這個時候有做手術的必要,同時,手術并發癥的風險是比較低的,如果進一步的成熟了,手術是有必要,但是手術并發癥的風險,又相應地提高了,所以那個時候呢,還是相對來說是不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