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與息肉是兩種不同的疾病,痔瘡是肛墊肥大、脫垂產生病理性改變后出現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大便帶血,多為滴血或噴射狀出血,且為鮮血,并伴有肛門的疼痛、瘙癢、分泌物,甚至大便后肛門有腫物脫出。
而息肉是直腸黏膜表面組織形成的隆起的增生性改變,可能是黏膜組織細胞的單純性增生,也有可能是因為結構突變后引起的細胞生長不受控制的腺瘤性息肉,息肉癥狀不明顯,甚至無癥狀,部分患者可出現少量的黏液便或者便血,低位息肉可能會脫出肛門。
痔瘡為臨床常見癥病,發病率高,而息肉發病率相對較低,并且肉眼無法分辨,需要用醫學儀器才能明確診斷。它們的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痔瘡一般是良性病變,不會發生癌變,但是直腸息肉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有可能發生癌變,從形態學方面可以清楚地分辨痔瘡和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