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心臟康復的評估方法有很多,評價心肺運動功能,主要推薦的是運動心肺功能監測,這個在很多醫院都可以實施。心肺運動功能監測,是一個整體功能監測,它不僅包括血氧飽和度、心電圖、血壓、心率,以及肺通氣等很多很多功能指標。
通過心肺功能監測,可以評價個體化的心肺功能狀態,還可以通過這個監測,來制訂運動處方,評估心臟康復的效果。所以說目前心肺功能監測,是評價心肺功能的金標準,其次還有很多其他的評價方法,比如心臟超聲,它可以評估心臟的功能狀態,比如心臟的射血的分數是多少,有沒有比之前提高,就是心臟的功能怎么樣,還有就是6分鐘步行實驗。
這個比較容易實施,在很多醫院,尤其是一些基層醫院,都可以開展,它可以評估患者的,一些功能耐力狀態,比如一些心力衰竭的病人,他運動量比較低,做運動心肺功能監測,可能有點困難。這個時候可以推薦他,做6分鐘步行距離,還有就是冠脈增強CT,或者冠脈造影,這個方法可以評估,冠脈的狹窄情況。到底是狹窄了多少程度,康復之后,這個狹窄有沒有加重,有沒有改善等等。
還有其他的,比如醛固酮、血漿腦鈉肽、內皮素,這些神經激素方面的檢查,也可以評估患者的,一些功能狀態的改善。其他的方面,比如SF-36明尼蘇達生活量表,這些可以用來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比如生活質量,這些方面的一些改變情況。在臨床工作中,這些檢查方法不是孤立的,他們是可以根據病人的情況,來綜合應用綜合評估,來綜合評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