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理論中,小兒厭食癥通常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調導致,可以通過中藥調理、針灸等方法治療,建議家長及時帶患兒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小兒厭食癥患兒會出現較長時間的食欲減退或消失、食量減少,甚至拒食的情況,對于有上述情況的患兒可以遵醫囑服用健脾、開胃、消食的藥物進行治療,如厭食康顆粒,該藥物選用道地藥材廣山楂、小槐花、麥芽、茯苓、陳皮等組成,其中廣山楂為君藥,可消食健胃,小槐花為臣藥,可清熱解毒,麥芽、茯苓、陳皮等為佐藥,諸藥配伍,使得該藥物可針對性緩解小兒厭食癥導致的不適癥狀,且其氣芳香、酸甜,小兒服用時不抗拒,用藥依從性較高,規律服用一段時間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兒的食欲,增加進食量。此外,還可以服用健胃消食片、醒脾養兒顆粒等進行治療,對改善小兒厭食也是有一定幫助的。
除藥物外,還可以在專業中醫師操作下通過針灸穴位的方式進行治療,常用的穴位包括中脘穴、足三里穴、天樞穴等,能夠促進胃腸蠕動,有利于食物消化與吸收,對于疾病恢復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請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