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準備階段,如果有白血病,白血病要達到緩解或進行鞏固之后再做移植。如果沒有白血病,其他的疾病做骨髓移植的不需要進行處理的,我們需要對患者和供者進行準備。患者需要對各個重要臟器進行評估,心、肝、腎、五官科,還有其他的一些全身的檢查,確定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供者要跟患者進行HLA配型。
我們現在尋找配型有三種方式:
第一,可以去骨髓庫尋找,中華骨髓庫和臺灣慈濟骨髓庫來尋找,配型一般在十個點里面配上八個以上就可以作為供者。
第二,來源是親屬,兄弟姐妹、父母,甚至是舅舅、姑媽、姨媽,這種親屬也可以考慮。
第三,臍帶血庫進行檢索,發(fā)現有配型相合或僅僅一到兩個位點不合的臍帶血,也可以作為供者。
配型結束以后,供者挑選確定了之后,對供者再進行全身的檢查。中華庫,由中華庫主導對供者的檢查。如果是親屬移植意愿,會對親屬進行全身的檢查,確定是個健康的供者,沒有捐獻的禁忌證。如果是臍帶血,臍帶血庫會對這份臍血進行出庫前的自控,同時相關疾病的檢測和復檢等等。供患者準備到位了,我們第一階段的準備就算結束。
第二階段就是移植階段,這時候移植階段是需要待在百級層流病房的,在無菌室里面大概要待30到40天。在這一個多月時間里,主要是首先患者要接受一個大劑量的化療,或者是聯合放療。它的目的是要清除患者體內有病的骨髓和造血細胞;第二要清除患者體內存在的免疫力。達到這兩個目的以后,患者進入細胞0期,骨髓達到空虛狀態(tài),免疫力降為零。這時候供者通過動員之后的干細胞,可以回輸到患者體內。24小時之內干細胞歸巢到骨髓部位,加上抗排異藥物,在移植后10天到15天健康供者的干細胞在患者體內開始生長,重建造血,白細胞長到正常,血小板、紅細胞脫離輸注,這時候病人結束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是移植后階段,病人血象恢復以后,從層流病房出來進到普通病房,我們醫(yī)生對他進行兩個月左右的監(jiān)護,主要是對移植后早期并發(fā)癥進行監(jiān)控。如果病人順利度過移植后早期,沒有特殊情況,可以出院,門診隨診。嚴密隨診期在移植后6個月之內,移植后6個月之后可以回家,定期2到3個月復診一次,進行隨時的調整用藥。在移植后一年到兩年期間,患者免疫重建,大量的免疫抑制劑可以慢慢的減藥或者到停藥,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一直隨診到移植后5年,如果病人不再復發(fā),我們診斷為臨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