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明顯的體重減輕比正常平均體重減輕15%以上,或者克托萊體質量指數為17.5或更低,或在青春前期不能達到所期望的軀體增長標準,并有發育延遲或停止。二是自己故意造成體重減輕,至少有下列1項:①回避“導致發胖的食物”;②自我誘發嘔吐;③自我引發排便;④過度運動;⑤服用厭食劑或利尿劑等。三是常可有病理性怕胖:異乎尋常地害怕發胖,給自己制訂一個過低的體重界限。四是常可有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廣泛內分泌紊亂。女性表現為閉經,男性表現為性興趣喪失或性功能低下。五是癥狀至少已3個月。六是可有間歇發作的暴飲暴食。
判斷神經性厭食癥的依據有哪些?
為你推薦
-
神經性厭食癥有哪些癥狀神經性厭食癥一般表現在2個方面:①心理和行為障礙,主要包括追求病理性苗條和多種認知歪曲癥狀。存在對自身體像認知歪曲,過度關注自己的體型和體重,盡管與多數人一樣,甚至非常消瘦,仍堅持認為自己非常肥胖。患者對自身胃腸刺激、軀體感受的認知也表現出異常,否認饑餓,否認疲勞感;對自身的情緒狀態如憤怒和壓抑亦缺乏正確的認識。為控制體重、保持苗條的體形而開始節食或減肥。限制進食,為限制每日熱量,通常吃得很少;還有進食后摳吐或嘔吐,進行過度體育鍛煉,濫用瀉藥、減肥藥等。②生理障礙,常見癥狀有畏寒,便秘、胃脹、惡心、嘔吐、噯氣等胃腸道癥狀,疲乏無力,眩暈、暈厥,心慌、心悸、氣短、胸痛、頭昏眼花、停經、性欲減低、不孕、睡眠質量下降、早醒等。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建議去醫院早治療。02:09
-
什么是小兒厭食癥小兒厭食癥是指以小兒較長期食欲減退或食欲缺乏為主的癥狀。病因包括胃腸道感染、藥物影響、微量元素缺乏、氣候影響、喂養不當、神經性厭食等。主要癥狀有嘔吐、食欲不振、腹瀉、便秘、腹脹等。平時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進餐,保證充足睡眠,定時排便,多吃一些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比如魚、瘦肉、水產品等。鋅元素缺乏會導致厭食癥,對于不能進食或進食困難的小孩可以通過口服補鋅的藥品進行補益。常見的有硫酸鋅,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等。傳統補鋅劑補益單一,效果一般。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可以對鈣和鋅同時進行補充,服用方便,口感很好,利于吸收,其所含鹽酸賴氨酸還可以促進兒童生長發育,改善味覺。適用于治療小兒因鈣、鋅缺乏引起的骨質疏松、骨發育不全、佝僂病、小兒生長發育遲緩、食欲缺乏、厭食癥等病。需要注意本品不能與牛奶同服。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1:43
-
神經性厭食癥神經性厭食癥,這種情況發生的病因比較復雜。對這種情況,考慮是跟性格有關系,再就是追求完美主義。還有就是具有一些自尊心強,自我中心。另外容易幻想這樣的人群容易得這種神經性厭食。臨床資料證實,人際關系緊張,學習生活遭受挫折,壓力大新環境適應不良有可能會出現神經性厭食。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完全的闡明。考慮跟遺傳因素以及外界環境跟個人的心理行為有一定的關系。在臨床表現上,患者通常會進食非常少,另外出現進食后嘔吐,再就是進行過度的體育鍛煉,濫用一些瀉藥減肥藥。同時患者伴有抑郁情緒不穩定,社交退縮容易激惹,失眠,性興趣減退或者缺乏,甚至可能會有強迫癥。另外有可能會有生理障礙,患者常見的癥狀有便秘,胃脹,惡心等對于癥情況的治療,一般情況都是要加強營養,再就是注重精神心理治療。語音時長 1:41”
-
有關神經性厭食癥治療神經性厭食癥必須適合患者的需要,并考慮到病情的嚴重程度。忽視疾病的嚴重性,甚至忽視疾病的存在是非常常見的,所以早期治療可能就是比較困難一些。治療的指導原則是首先將體重恢復到與身高、年齡相應的正常范圍,其次識別和管理任何有助于家庭和個人的問題。共患病焦慮癥和抑郁癥是很常見的。其中包括有絕食導致的抑郁癥,恢復正常體重的營養支持和心理干預大多數對其有效果,采取多學科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包括個體和家庭治療,對膳食的建議適當的藥物治療,家庭治療會提高那些與家人仍住在一起的青少年患者的治療效果。對于年齡比較大的效果還不是特別確定,聯合個體治療可能會有幫助。在這部分患者檢查是否存在諸如貧血和脫水之類的軀體并發癥是非常有用的和必要的,也許會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神經性厭食癥有潛在的致命的狀況,包括顯著的死亡率是平和高的患病率。語音時長 1:32”
-
神經性厭食癥什么表現患者嚴格控制進食,對食物和能量的攝入不能滿足自身的生長發育需求,造成體重明顯低于正常。即使體重很低還是擔心害怕變胖。對自己的體重缺乏正確的認識,過于偏激。因為擔心變胖會濫用藥物,過度運動,或者催吐的行為。
-
神經性厭食癥的癥狀是什么神經性厭食是一種進食障礙,是屬于心理因素相關生理障礙的范疇。是個體通過節食的手段,有意造成并維持體重,明顯低于正常標準,為特征的一種進食障礙。伴有抑郁心境,情緒不穩定,社交退縮,易激惹,失眠,性興趣減退或缺乏,強迫癥。進食甚少,腹部不適,長期便秘,閉經。
-
導致神經性厭食癥的原因有哪些內分泌及精神病學家分析認為,此病為遺傳、家庭、社會、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第一、社會文化因素,流行病學的特征提示,社會文化因素可能起著重要作用,在二十世紀中葉,許多學者開始注意到神經性厭食癥的流行,多為青年女性,多見于發達國家和中、上層人群,多見于某些特殊行業如,芭蕾舞演員、模特。這是由于
-
神經性厭食癥和神經性貪食癥區別?神經性厭食癥和神經性貪食癥。都屬于進食障礙,往往都存在異乎尋常的害怕發胖的超價觀念,神經性貪食癥主要表現為周期發作、不可控制的多食,該癥狀同樣可出現于神經性厭食病人當中。此癥狀群包含兩大主要成分:其一是不可抗拒的強迫自己多食,對進食有強烈的欲望或者是沖動。其二是自己設法進行嘔吐以避免體重增加等,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