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取得很大的進展,所以已經能夠做到明確診斷阿爾茨海默病。在我們很早期的時候,也就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候確診阿爾茨海默病基本上要取腦袋進行活檢,或者等患者死了以后進行尸檢,尸檢以后發現他腦袋里面有典型的病理改變,有老年斑、神經原纖維纏結,這種特征性病理改變,才能做到一個明確的診斷。但是現在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遠遠不用這么復雜了,也不用這么有創了。
目前常規的診斷阿爾茨海默病,我們基本的要有基本檢查,就是血、尿、便常規,這是為了鑒別診斷看看有沒有低血糖、同型半谷氨酸高、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等。另外我們要做一些影像學的,常常叫結構影像學,一般需要做核磁,我們需要加做冠狀位核磁來掃描海馬顳葉內側。因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最早期的病理改變還是海馬的萎縮,所以有冠狀位的核磁可以很清楚顯示海馬,而且可以評判海馬萎縮的程度。
我們可以做腰穿,腰穿主要檢測我們腦積液里面的β淀粉樣蛋白,還要檢測腦積液里面的異常磷酸化的τ蛋白,包括總的τ蛋白。所以腦積液檢查對于癡呆的診斷也是很重要的。另外還有一個叫pet檢查,它不僅可以檢測腦袋的代謝,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pet來檢查腦內的一些特征性的病理改變。包括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斑,包括神經原纖維纏結。
所以有pet檢查以后,我們就不需要再對患者進行有創的檢查,來識別腦內有沒有老年斑、神經原纖維纏結,所以是我們臨床上最常用的,最需要的,最經典的實驗室檢查。當然有些為了判定阿爾茨海默病的病變程度,我們還要重視臨床表現,我們有臨床上很多神經心理檢查,包括MMSE、摩卡量表,也包括這種掛鐘實驗ADL、CDR,很多量表也是需要檢查的,所以癡呆檢查相對來講比較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