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打完手足口疫苗發燒怎么辦
病情描述:
打完手足口疫苗發燒怎么辦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寶寶打完疫苗后會出現發燒的癥狀,有的寶寶還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嘔吐、腹瀉等癥狀,體溫超過38.5度以上,給寶寶口服布洛芬退熱,多喝溫開水,注意保暖,一般疫苗引起的發燒三天左右可以消退,如果超過四天,寶寶仍發燒要去醫院進一步診治。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打完肺炎疫苗發燒怎么辦打完肺炎預防針和打所有的預防針一樣,打完肺炎疫苗后可能會出現有發熱的癥狀,但一般多為中低度的發熱,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如果接種完肺炎疫苗之后只有輕微的發熱,沒有特殊的不適,建議要適當的多喝水,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觀察體溫的變化,也可以通過貼退熱貼、溫水擦拭等物理降溫的方式來改善,然后多觀察就可以了。如果24小時之后仍有發熱的跡象,而且體溫超過38度5,可以吃退熱的藥物,比如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等藥物。還有一種可能是在去打預防針的時候,因為人比較多,可能是感染像病毒性的感冒等,也有可能在進行預防接種之前就已經有了相應的呼吸道的癥狀,還是建議到醫院進行有效的檢查來明辨病因,進行相應的臨床治療。02:08
-
寶寶打完乙腦疫苗發燒39度怎么辦如果寶寶打完乙腦疫苗以后,出現了高燒39度這樣的情況,多數情況下是和疫苗的接種反應有關系。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完全可以口服退燒藥來起到降溫的目的。疫苗的接種反應是很常見的,相比之下更多的可能是中低熱,高熱相對比較少見,當發現高熱的時候,可以暫時口服退熱藥,然后進一步觀察體溫的變化。如果體溫持續不降,或者反復出現高熱這樣的情況,還是需要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來排除其他因素導致的發熱。如果是由于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感染造成的高熱,還需要經過醫生檢查之后,進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療。01:55
-
打完手足口疫苗發燒怎么辦打了手足口疫苗之后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發燒的產生,一般不需要什么藥物治療的,但是要看孩子體溫是否超過38度以上。一般這個藥物副作用引起的現象可以進行檢查和治療一下。選擇超過38度5以后,考慮可以應用退燒的藥物或者是退熱貼。如果出現高燒不退的癥狀,就應該及時的到醫院就醫、身體檢查。出現了發燒癥狀也是比較常見。打了疫苗之后出現發燒,在臨床上對患兒影響不是很大,最好應該進行有效的調理。比如給孩子進行擦浴,也可以先進行物理降溫,這樣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手足口是小孩比較容易出現的疾病,特別是春秋季節發現手足口的機率也比較高。如果不希望自己孩子出現手足口,就需要做好預防工作,人多的地方盡量少去,也可以給孩子打預防針。語音時長 1:54”
-
手足口疫苗打完出疹子怎么辦手足口疫苗目前使用的只有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主要是預防小孩子得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如果打完疫苗出疹子,主要考慮是一個過敏的反應,過敏有輕有重,如果是一個輕度過敏反應,只是表現皮疹的話可以暫時觀察,如果皮疹逐漸消失,對寶寶沒什么很大影響。如果寶寶出疹子的同時出現發熱、頭昏、耳鳴,甚至呼吸困難,心率改變。考慮發生過敏性休克,這種時候需要積極的腎上腺素搶救治療。語音時長 01:18”
-
打完手足口疫苗發燒39度怎么辦病情分析:打完疫苗之后出現明顯的發熱,應該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如果精神狀況良好,可以先用涼毛巾在額頭部位或者頸部,胳膊部位進行冷敷。如果孩子出現明顯的精神不振,同時伴有食欲不振的情況,就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血常規,判斷是否是因為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隨后選擇合適藥物。意見建議:建議在治療期間要讓孩子多飲水,保證喉嚨濕潤,同時也能避免因為高熱引起水分蒸發導致脫水,同時要注意保暖,避免感染風寒。
-
手足口疫苗打完發高燒怎么辦手足口疫苗打完后發高燒是常見的疫苗反應,主要是對癥退熱治療就行,可以口服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都是兒童口服安全的退燒藥,溫度不是很高,不超過38度5,可以給予物理降溫,溫水擦浴,擦脖子腋窩,大腿根等大動脈經行的地方。
-
手足口病發燒38怎么辦手足口病發燒38度可以溫水擦浴降體溫,也可以使用退熱貼,并且多補充水分,同時要注意觀察患兒精神狀況、呼吸、脈搏等。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給他人的,因此要注意隔離,避免患兒與其它人密切接觸,也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患兒用過的生活物品要徹底消毒。
-
打完手足口疫苗需要注意什么打完手足口疫苗指的是注射完手足口病疫苗,注射完手足口病疫苗需要注意留觀半小時、飲食清淡、注意休息、短期內不宜碰水、穿著寬松衣物等。1、留觀半小時: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注射手足口病疫苗后體內可以產生抗體,從而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注射該疫苗后可能有不良反應發生,因此要留觀半小時,如有異常可以由醫生